深度对话,教学培训心得体会(共11篇)

教材教法培训心得

振兴东街小学 杜忠艳

2015年9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我市组织的教材教法培训。这次培训我们听了三小李芳老师的公开课,还有教研室主任郝启才老师和教研员闫建华老师的讲座,感觉受益匪浅。现将心得总结如下: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一般是通过情景对话,着重训练听说技能,以进一步提高会话能力,同时呈现新的话题、功能、词语和句型等,在教学中,教师要尽量创设交际活动的情景,增强语言实际的真实感,并采用“先听说、后读写,先整体、后局部”的方法,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内地参加语言实际活动。但有些对话课(例如李老师let’s talk一课)按照以往的教学思路,我想着李老师会拿些彩色物品,五彩缤纷的彩图,把学生引入要学习的场景中,然后让学生在愉快、兴奋的情绪中一步步学习单词和句子。可是她却用了比较实在的方法上这一课。比较后得知前一种教学方法有缺点:一是费时,二是学习效果不是很好,课堂秩序容易乱,很多学生无所事事,开小差。她本节课注重了新知识传授,注重了文本。课前她要求学生预习对话,在这个基础上,学生看课文插图,回答教师的问题。在学生回答的过程中,涉及到本课生词的,就训练拼读,并作适当的知识拓展。在整体呈现课文对话的时候,她也充分利用书本,学生跟录音读课文后,分组朗读,先组内解决难词难句;
组内解决不了的,再提出来,由其他同学教;
大家都不会的,由老师教。这个过程,不但逐层解决了本课部分难句,还发挥了优秀学生的作用,帮助学困生的过程中,他们自己的认读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同时培养了学生的互助合作精神,和自己、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课文朗读中存在的难点也不攻自破了。而我们很多老师,包括我自己常常会因为对课堂活动的预设不充分和课上控制得不好,导致学生完成活动的难度增加,浪费了课堂许多宝贵的时间,最后没有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由于李老师前面安排的机械操练比较少,及时完成了对话教学任务,所以有充分的时间进行综合操练,并对本课的知识作相应的拓展延伸。看来这种实惠型的教学,能让学生学得更轻松。

我们常说“教学是一门艺术。”但教学不是什么花哨而不实际的艺术。小学英语课很容易走向“花哨而不实际”的误区。她的教学实践使我感觉到:把英语课上成非常活跃的活动课,是得不偿失的。学生在课上获得了许多欢乐,但那不是学习的欢乐。他们课后要花更多的时间来消化本应在课上学会的知识。如果碰上稍有点懒惰的学生,今天留点问题,明天留点问题,日积月累就是一个很大的知识漏洞。这大概也是小学英语差生特别多的原因之一吧。

记得郝启才老师说过:课件不是设计的越多越好,不是设计的越花哨越好,而是要看它是否服务于教学任务,是否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是否用得恰到好处。

总之,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地摸索适合我们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

辅导员深度辅导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为了不断提高辅导员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技能,有效解决辅导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组织的辅导员深度辅导技能培训班在青岛举行,来自全省各高校的120多名教师参加了本次培训。作为一名高校的辅导员,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培训,为了更好地适应岗位工作的要求,我决心利用这宝贵的培训机会,提高自身的工作成效。

总体上,深度技能培训安排合理紧凑,内容翔实,安排了专家专题讲座,案例分析以及问答等诸多环节,涉及辅导员工作的多个方面,包括辅导员心理辅导工作方法、工作技巧、工作手段的运用等,为我们辅导员工作提供了诸多有益的 经验与建议。这次培训,对我来说确实是受益匪浅,以下是我对这次培训的几点 心得体会:

一是对辅导员的重要地位有了新的认识。通过专家的讲授,使我深刻的感到国家各级领导部门对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也认识到了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整个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和重要作用,确实体会到作为一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任务光荣、责任重大。通过这次培训,对于提升本人的理论水平和政治素养,提高认识,增强信心,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二是对于如何开展辅导员实际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心理辅导是辅导员专业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成效性取决于辅导员的工作水平和工作质量,因此自己首先要强化内功,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断学习,以不断充实自己,从而更好地提升自身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果。在实际的辅导员工作中要运用心理学的方法,与学生之间积极进行换位思考,遵从认可、内化、共情的三步骤来改变部分学生不端正的人生态度,强调通过实践增强感受来实现内化的方式,使学生拥有健康向上的、阳光的人生态度,帮助其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实际辅导员工作中,我们要学习有关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 知识,掌握基本的心理咨询方法,与学生建立平等、信任的师生关系,针对学生 的困惑与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与辅导,尤其注重心理辅导。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 应有不同的工作侧重点,针对新生应及时使其适应大学新生活,开始进行职业生 涯规划与指导,培养其团体精神、适应能力。针对大二学生要加强其职业技能和 职业道德的培养教育工作,针对毕业班学生应做好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工作,也 要关注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心理危机,并及时进行心理调适,应构 建班级心理辅导员机制,更好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

通过这学期的培训,使我对辅导员工作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对高校辅导员 工作的意义、角色定位以及具体教育工作方式和策略方面都有了新的认识,古话 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通过这次培训, 我感到思想上进一步充实了,对很多问题的看法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对于从事辅 导员实际工作有重要的意义,这是我的重要收获,而这些收获最终还要转化为实 际的行动,才能在实践中体现出这些培训的效果,我决心踏踏实实,认真工作, 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这次培训经历也将是我职业生涯中一笔难以估价的财富。在参加这次培训学习后,我将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 作中去运用所学习到的知识和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深入领悟与进一步发 展。所谓态度是成功的关键因素,我坚信,只要本着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甘于 奉献的精神、敢于开拓创新的勇气,必将能在工作中不断完善和提高自己。

2014年6月18日

2018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专题网络教研活动观后感

江源小学 陈金贵

9月21日,我有幸参加了《广东省“同一堂课,走进越秀”2018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专题网络教研活动》,受益匪浅,精彩的报告更是迎来台下学员一阵阵掌声,陈老师和梁老师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深度融合的理念与课堂教学案例相结合,为我们上了一堂实实在在的课,使我更进一步地认识到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重要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整合时决不能一概而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整合中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再结合各门相应学科的特点建构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这次培训使我感触最深的是梁老师给我们上的《圆的面积》这一课。《圆的面积》运用信息技术很好地将数学学科与历史学科深度整合,为课堂教学创设了特殊的意境,使原本抽象的过程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变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生动,丰富了课堂,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

辅助教学,而应该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课程的“融合”。信息技术不再只是演示媒体或工具,而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无处不在。在课堂上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课件展示,教师也不要过多地板书、讲授和满堂灌,而是把教师的“讲”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所代替,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以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目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学有所悟,而这恰恰是他们自主探究的结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念”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摸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一堂实践课。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运用网络等教学手段,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呈现给学生一个交互化、信息化的课堂。

《从教学对话到对话教学》学习心得

海丰完小

蒲晓琼

一、“对话”教学有助于培育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课堂进行“对话”教学,能体现师生关系和谐、民主、平等,有利于新型师生关系的培育。学生主动探究教材,大胆质疑,积极讨论,在争鸣中学生逐渐又走出了文本,展开了与读者、生活的对话,学生和教师之间的关系是平等的。此时,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对话者、协调者、参与者、表演者和指挥者。真正实现民主与平等、沟通与合作、创造与生成,从而形成良好的互动关系。

二、“对话”式课堂教学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对话的核心就是问题,没有问题就没有对话。课堂对话,教师所提的话题若得当,就可以激以学生的思维,增进学习的兴趣;
所提话题若不当,就不易收获。因此,我认为教师所提的课堂对话话题,要充分准备进行优化选择,遵循一定原则。具体用八个字概括,“准确、启发、主动、适度”。

三、对话教学是提高语文课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语文学习的每一个活动都应引起学生知识、能力、情感诸多方面的变化。但在传统的课堂中,教师无形中成为知识的占有者,教学成为单边活动,学生学习兴趣锐减。这是语文教育莫大的悲哀。要改变这种状况,就应该使语文课堂教学建立在民主、平等、和谐的基础上,通过启发,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分析问题,在讨论、辩论、质疑等对话过程中,增强其学习主动性、积极性,让语文课堂活起来,提高教学实效,而对话教学正是这种教学理念的具体体现。

四、实施对话教学,能让课堂教学活起来。

教师、学生是语文课堂教学的两个最基本的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因此,教学主体之间的对话意识是对话教学不可缺少的必要形式。

首先要注意师生对话,这是对话教学的最基本形式。根据新课程标准,在课堂教学中有两个主体,一是教师——教的主体,二是学生——学的主体。课堂教学应体现两个主体的对话交流和互动合作关系,而不再是传统的教师单向灌输知识的关系。师生对话过程不仅是师生语言的交流,更应该是师生心灵的彼此接纳,是真正意义上的平等与沟通,是心理、情感的对话。如在教《论语》时,孔子赞扬颜回:“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如果仅仅是翻译、得出结论,那课堂气氛就呆滞了,成了知识单向的灌输,如果教师问:你对颜回的这种生活方式是持什么态度?赞同、否定还是另有看法,课堂气氛就活跃起来了。有人赞同:以中国古代知识分子安平乐道来解释;
有人反对:认为新时代的人应该投身于社会建设之中,而不是孤芳自赏;
还有人从孔子“入世与出世”观点进行分析,一分为二地评点„„针对学生的各种看法,教师顺势把传统文化与时代特点相结合,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探究,深入分析,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这过程中,教师用鼓励的眼神、赞许的微笑、肯定的语言与学生进行心灵的沟通、情感的对话,学生的参与热情被激发,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高了教学效果。

其次也要重视生生对话,这是对话教学的必要形式。传统课堂上只存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只流于形式,甚至根本不存在。实际上,生生对话是学生形成的以互相合作为基础的各种综合能力所必须的。这就要求教师在激发、引导学生的好奇心、创造欲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师要在为学生创设对话的情景、明确对话话题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和辨驳他人的观点,如针对学生想辍学打工的想法,结合演讲的教学,我组织了一场辩论。围绕“先上学还是先挣钱”展开辩论。正反两方积极备战,辩论时唇枪舌战,场面达到了白热化的状态。这样的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的写作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团结合作的能力,又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还引发了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一举多得,师生皆乐。

通过这次的培训我学了很多,在学习中,使我对教学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对新课标的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我慢慢理出一点头绪,下面谈谈自己的一点体会:

一、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成为学生的朋友和榜样。

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充分体现尊重、民主的师生关系,要树立教育民主思想,提高法制意识,保护学生的合法权利,加强师德建设。师生情感关系,从整体上说,目前的状况仍难以另人满意,师生之间的情感冷漠缺乏沟通的现象比比皆是,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情感关系,不仅使得一直为人们所珍视的师生情谊黯然失色,也使教学活动失去了宝贵的动的源泉。优化师生关系,重建温馨感人的师生情谊,是师生关系改革的现实要求。第一,教师需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学生。第二,展现教学过程的魅力,品味教学成功的喜悦。第三,完善个性,展现个人魅力。教师要得到学生的爱戴,就要利用内在的人格魅力,努力完善自己的个性,使自己拥有热情、真诚、宽容、负责等优秀品质,这是优化师生关系的重要保证。为此,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修养,扩展知识视野,提高敬业精神,提升教育艺术,努力成为富有个性魅力的人。

二、上好课堂教学,最大限度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1、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奖励激励,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充分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如:说得真好!你懂得真不光少!你想象力非常丰富!真聪明等等!调动了学生积极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情感,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信心。课改要求能发挥学生主体性和积极性,有一个创新思维活动的空间,关键在于教师;
教师如何引导,启发,点拔,能否真正地把学生引到这一领域,教师在平时备课中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尽量地搜集,制作与教材有关的知识,又要善于把握学生的心里,使学生能够与老师发生共鸣。对于教学课而言,不能光是知识的传授,而是包括知识与技能、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等几个方面。教会学生知识,教给学生方法,教给学生独立和生存的能力应成为所有教师的职业追求。

3、灵活使用挖掘教材

有许多教师不适应新教材,不知道把教材与实际联系起来。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和现有水平,在认真领会教材编写意图的同时,学会灵活、能动地运用教材,根据学生实际进行必要的增删、调整,这样才能从"有限"的教材中无限延伸。

培训后,我的脑海里充斥着教学理念及以人为本的教学态度。关注全体学生,放下架子把学生当作朋友是我今后努力的方向,通过培训对教学有比较深刻的理解与体会。但对具体实施仍有一定的困惑,还须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总结和反思,希望今后在教学中多进行经验积累,多进行学习,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

“与信仰对话”心得体会

2012年12月19日,省领导张文雄亲临我校作“与信仰对话—学习宣传党的十八大精神”校园报告会,会议于大礼堂上午9点整准时召开。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会议,听完这次会议我真是获益匪浅。

作为农大的一份子,我感到无比自豪。因为湖南省有那么多所重点高校,张文雄常委只选择了与我们农大学习共同分享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会议上,常委说我们农大有“四大”即影响大﹑贡献大﹑责作大以及前途大。作为一名大学生,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道路”,所谓“道路”就是达到目标的途径,也是事物发展的途径。“道路”有关于党的目标,国家传统,民族命运和人民幸福。“道路”最终决定着党的存亡,民族兴衰和个人事业成功与否。由此可见,“道路”对于国家以及个人是多么的重要。无论如何,我们都要明确前行的“道路”,明确人生的方向,并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前行。

常委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发展道路:

一﹑中华民族复兴之路。

二﹑湖南富民强省之路。

三﹑个人成长之路。

中华民族复兴之路,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用三句诗句概述为“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完美无瑕地讲出了中国所走的道路以及中国所取得的成就。回顾历史,党的“十四大”指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十五大”指出了依法治国,建立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十六大”提出了坚决反对和防止腐败,是全党的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十七大”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十八大”提出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前进。前行的路上往往是坎坷艰辛的,但中国并没有止步不行,而是以顽强的毅力披荆斩棘,今天所取得的成绩是显然易见的:人民面貌﹑国家面貌以及中国共产党面貌发生了重大改变。

湖南省富民强省之路。湖南省实行“四化两型”,其具有科学性﹑必要性和可行性。我坚信:只要我省沿着这条道路坚定不移地走下去,一定会成为繁荣富强之省,老百姓的生活一定会大大改善的! 个人成长之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在世界的国在天地的家 ,有了强的国才有富的家。”用这句歌词来描述这两者的关系再好不过了。

最后,常委用比喻性的词语概括讲话。“中国怎样才能跑得又快又好?”

1﹑方向盘。树立远大理想。

2﹑发动机。创新强国,创业富民。

3﹑橡胶胎。脚踏实地,实事求是。

4﹑空调器。知道人间冷暖,以感恩之心对待父母,他人以及社会。

通过这次会议,我更加清楚了作为一名大学生的义务和责任,也激励了我的意志,我想我现在最重要的是学好专业知识,培养开拓创新精神,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当代大学生!

科师院12级英语教育班 2012年12月20日

“谈心对话”活动心得体会

5月14日,安徽煤矿安全监察局皖南分局局长张良伟一行来我矿调研安全生产并开展了5.14警示谈话活动,作为一名基层的管理人员,我有幸参与了,在此次活动中,张局长围绕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关于安全生产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的精神实质、重要意义,以及煤矿安全生产新规定、新要求等内容,聚焦生命、责任和红线与大家进行交流沟通、谈心对话,这不仅让我们明白国家对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视,更让我们清醒的认识到今后工作的方向和重点,具体体会如下:

一、树立零死亡理念。

在看过警示片后,张局长细致解读了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精神实质和《新安全生产法》中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人员的七项法律职责,这让记起了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杨栋梁在一次记者会上说的话:我们就是要追求零死亡,零死亡,是目标,更是理念。作为目标,虽然艰难,但并不是遥不可及;
作为理念,看似很笼统,却需要我们大家去坚守。这也清晰的告诉我们:对待零死亡需要的是正视,而非偏见,尽管煤炭生产这个行业是高危行业,有着百万吨死亡率的客观指标,但是,我们可以用抓铁有痕的工作态度,严细精实的工作方法,竭尽全能,以不安全不生产、生产必须安全的安全 基层管理人员是兵头将尾,不仅担负着上级文件、领导讲话精神的上传下达责任,而且还肩负着依法办事、按章作业的示范引领责任,为此,作为基层的管理人员,我认为一方面应及时将上级文件、领导讲话精神传播到广大员工心里、落实在手中、规范在行为上,不折不扣的将文件贯彻好、任务执行好。同时,依托管理人员岗位职责要求,本着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在做实班组建设、做好精细管理、做足安全适产等工作的基础上,关心爱护员工,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生产、生活、学习状况,竭尽全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把员工们当兄弟、当亲人,带着深厚的感情,带着强烈的责任,始终与员工们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以和谐共荣的心态对待管理、对待安全生产。

三、坚守法律不越红线。

没有规矩、难成方圆,然而,作为高危行业的煤炭生产,其中的规矩则显得至关重要、尤为突出了,从新《安全生产法》、三大规程、安全规章制度到现场施工的技术措施,无论是法律法规,还是部门规章、企业规定,每一章、每一节、每一条都关乎着员工们的生命安全和人身健康,所以,作为煤矿一线单位的综采二区,我们不仅要认真的学习、理解和认知它们,而且更要不折不扣的贯彻、执行和坚守它们。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强化红线意识,坚守发展决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作为一条不可逾越的红线,不要带血的煤;
随后,皖北煤电集团公司新一届领导班子审时度势、高瞻远瞩,依托企业实际,于年初也制定了九条安全红线,无论是国家的生命红线,还是企业的安全红线,作为基层生 产单位的我们都需要牢记、更应该坚守,用强固的红线意识提醒我们不冒风险、不越雷池。

四、管控现场力保安全。

就煤矿生产而言,如果现场每一个岗位都做到了安全生产,那么当班的安全生产就不会有任何问题,随之而来的矿区安全形势也势必会更加稳定。所以说:安全管理重在现场。就当前我区工作的Ⅱ6113工作面来说,煤层瓦斯涌出量大,给区队安全生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影响,为了确保日常生产的安全,我区在科学发展,安全发展的精神实质的指导下,全面配合通风区搞好瓦斯治理工作的同时,加强现场管理:一是加大煤层注水量,稀释瓦斯浓度,降煤尘;
二是放慢割煤速度,降低瓦斯涌出量。同时,围绕现场,进一步强化走动式巡查、四五级隐患排查等制度的落实,努力为实现零工伤、零事故的目标创造条件。针对我区四煤生产(458工作面)向当前六煤生产(Ⅱ6113工作面)过度后的环境、地质等条件变化,我们在现场加大了敲帮问顶、两巷退锚等工作的管理力度以及新质量标准化建设的落实、考核力度,全力将该工作面打造成示范工程,力保区队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

简单设问:引导学生挖掘文本密码

案例背景:

《船长》是苏教版语文六上的第7课。文本篇幅长,内容与形式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本课教学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学会品读人物语言,感悟人物品质性格是我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作为引导者,我思考:我需要用怎样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品读语言、文字,走进场景深入船长的心。课堂上问题提出后作为学生一定会思考:老师的问题指向哪里?我思考什么?回答什么?,如何把握课前学习目标预设和课堂效果的生成,经过向师傅和有经验的老师请教,我认清的方向,用简洁但不简单的问题引导学生深思,其实就是“让学”,把读、品、悟、说、写的自由还给孩子。

案例描述:

上课后,齐声朗读了事故发生时的情形,渲染了课堂气氛,通过粗品第一道命令学生初感了船长的人物品格,引导学生学习第5小节,读文品句,将此时的“乱”读的入木三分。通过对文本进行合理处理,制造了 “矛盾”, “可是,后来乱的不可开交的人群却有了很大的变化。默读6~24小节,找出并划出描写这一变化的句子。”,“救援工作进行的井然有序,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争执或斗殴。”让学生心中的问题更多了,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刚刚乱的不可开交,此时怎么井然有序了呢?刚刚船长说了什么啊,会让人群产生如此大的变化?疑问心生。我抓住这个矛盾冲突时刻,进行了下一个板块的教学。

师:是什么让人群产生了如此大的变化呢?原来黑暗中人们听到了这样一段对话。齐读7~21小节。

师:自己大声读一读这一段对话,思考,这一段对话有什么特别之处? 生:这一段对话,很特别。非常简短。

师:几字成一句,简短有力。还有吗? 生:这一段对话,没有告诉我们谁说的。

师:是的!这一段对话没有提示语,因此读起来简短有力。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加上提示语后又是怎样的。

(课件出示,学生对比读)

师:刚刚我看你在笑,你能说说为什么吗?

生:因为,加上了提示语后,读起来特别啰嗦、麻烦。

师:很好!不用提示语读起来特别简短有力。我请男生做船长,女生来做洛克机械师、奥克勒大副一起来简短有力的读一读这段对话。

师:此时,船长为什么和二人如此简短有力的说话? 生:因为此时,船上的情形不容乐观。

生:因为,船长希望让通过这样一段对话让船上的人群了解情况。

师:是啊,此时十万火急啊。请同学们,再一次默读这一段对话,思考船长的哪些话让人们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了呢?然后同桌交流

生:船长的问“炉子怎么样了?火呢?机器怎样?”让人群产生了很大的变化。因为,船长问的问题都是关于此时船上的情况,让人们知道此时的事情很严重。

师:说的很棒!我们就应该这样回答问题。还有吗?

(此时,班上很多孩子举手。) 生:我觉得这一大段对话让人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船长的话非常有力,而且他在告诉船上的人,如果不抓紧时间我们都不能出去。

生:我觉得“哪个男人赶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让人群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船上的人都害怕被打死。所以,都安静下来了! 师:很会读书!还有吗?

生:“船长问道‘还能坚持多少分钟?’‘20分钟’‘够了’”让人们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只剩20分钟,但是船长却说够了,他告诉人们必须要听从指挥,如果不听从指挥时间就不够。

(此时,学生还有想说的。)

师:是啊!此时船长句句如令,沁入人心。在你心中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生:镇定机智。

生:冷静、勇敢 生:关心弱小

师:自己捧起书,大声读一读这一段对话把你心中的船长读出来。

(生自读)

师:下面,请同学们四人为一小组分角色朗读这样一段对话。

案例分析:

一、简单的设问导向性强

这个片段的教学是我整个教学中的重点,简约的设问并不是教师对文本肤浅的认识,相反简约的问题是教师对于文本深度解读后的凝练,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本段教学中,“这一段对话有什么特别之处?”这个问题提出后给孩子足够的时间思考、观察。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发现文本形式和内容上的密码。(1)船长语言简短,几字成一句,一句为一节,一节为一个问题。(2)船长说话有力,话虽简短但是字字有力,句句有思想。(3)写作手法上。和我们平时写作时有很大的不同,这一段对话没有提示语,这与当时的情形相吻合,情况十分紧急容不得半点怠慢。

二、简单的设问需要从一而终

如果简单的问题是凝练出来的,学生在交流的时候,这一个环节问题一定要从一而终,“船长的哪些话让船上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了呢?”“你心中这是一位怎样的船长?” 这样具有个人见解性的问题,如果开始提问和中途提示时的问题不一样的话,学生根本不知道该如何回答。过去,我常常犯很大的错误,问题提出后,等到学生读好课文时,我又把问题给变了。究其原因,一是紧张,二是对自己要引导学生学什么不是很明确。

三、简单的设问有深度

简单的设问不是课文内容分析式的问答,比如这一段教学如果用这样一系列问题来引导“船长说了什么话?”“他对谁说的?”“他为什么这样说?”“救援工作时间够吗?”“怎样够?”等,让学生在文章里找答案,学生没有真正的在问题的引领下深入语言文字的背后去品读,只是在语言文字的表面寻找老师的标准答案。而在,这一段教学我的两个主要问题“这一段话有什么特别之处?”和“船长的哪些话让船上产生了如此之大的变化了呢?”引导学生先研究写作特点,再深入人物内心。不仅,得言、得意,更得法。学生知道了该怎样品读文本语言文字。

四、简单的设问需要简约的教学流程

简单的设问提出之后,课堂应该教给孩子,让孩子沉浸到文章中去读、品、悟、说、写,课堂是孩子的,教学流程越多孩子的时间越少,把教师的时间凝练、

挤压剩下来教给孩子,让孩子在问题的引领下学会学习。在本段教学中,我坚持不用大量的补充资料、图片、音乐、视频,坚持把时间交给孩子,默读、齐读、浏览、分角色读、男女分组读,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一次读都有不同的见解,每一次读都有新的认识。同时,交流环节把说的机会都给学生。由于这个班的学生非常优秀,因此我并没有太多点拨的机会,如,“你注意到船长所说的都是„„.”“你看每个人的话都„„.”等,即使面对不太善于表达的学生,我们还是把说的机会给他们,只是我们更多的是提点。

过去,我总是认为,阅读课堂自己语言越多、越美、越好听,学生的认识越深。可是,真正到了让孩子说的时候,他们很“无语”,对文本无语,对语言无语,对文字无语,对感情无语。而通过这节课,我真正的认识到,深度对话基于简单的设问,把阅读时间真正还给孩子。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教学心得

贾川乡中心小学

陈会玲

《小苗与大树的对话》是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的第2课,是一篇略读课文,是一篇“访谈录”,也是孩子们第一次接触的一种文体。文中的两个人物虽然在年龄、阅历、学识上有着差距,但在交流的过程中却平等和谐。所以,在他们的对话中可以感受到季老的和蔼亲切、对下一代人的殷切希望和关爱。

在教学中,由于内容比较简单,我是这样让学生认识这种新文体的:一开始,我先让两个学生分别扮演苗苗和季老来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等他俩读完后,我再问其他学生:“这两个人在干什么?”孩子们联系了之前学过的对话形式说出了这是在“对话”。“一个问一个答,他们在干什么?”“采访。”一个孩子马上接上来了。“真好!那如果将采访的内容记录下来呢,我们就叫它为„访谈录‟,这是我们第一次碰到的。而且它就像我们平时在对话一样,内容很简单。”

在学生认识这种文体之后,我再抛出问题“苗苗和季老先生对读书有哪些见解?” 问题一抛出,读过之后竟然无人能回答,这是我意料之外的。我反省自己,是不是问题给的太大,学生还没有透过全文概述中心的能力?于是,我换种方式说:“苗苗提了些什么问题?季羡林爷爷是怎么回答的?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再分类,看看谈了哪几个方面的问题。学生们纷纷举手,问题迎刃而解。

我接着问学生:你们喜欢看闲书吗?有的说喜欢;
有的干脆就保持沉默,不表态,其实我心里清楚:他们爱玩,爱看电视,即使有书也不去翻一翻。于是,我先给他们读季老先生的作品《我的童年》节选,然后结合老先生的主张教育学生:平时多看一些闲书可以多学一些知识,也可能多写一些好的文章。季先生有如此高的成就,其实跟他小时侯爱看闲书分不开的,且小时侯记的东西长大了也不容易忘记。而文章写得好,苗苗说的那两个重要条件——写真事、多看课外书,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我希望经过我不间断的提醒,能慢慢地使孩子们有爱看闲书的意识,并能主动积钱买书看,从提醒到自觉,让“书香伴我行”不再是空话。

不足之处:

可能是自己这样的设计有问题,方式过于直白、简单,以问题来贯穿,使学生失去了兴趣;
而在实施教学时,没有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读透文章,也是导致课堂沉闷的原因,我高估了刚上五年级的孩子的能力,以为在很短的时间,他们就能从大段的的文字中提炼出最主要的内容。这是自己对于学生的学情不了解造成的,今后在这方面多加注意。

Office 深度应用培训心得

本学期通过彭老师对我们进行了office深度应用的培训以后,让我对办公的三大软件更加有所了解。经过这一学期的学习,我的感想也很多。以前只粗略的对Word文档有所了解,因为平时做课件的原因,用的较多的也只是PPT,所以也想让自己在PPT的制作上能有所进步。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明白了自己的薄弱环节,我告诉自己必须得加强学习,所以在听课的时候对于自己薄弱环节就加强了学习和平时的训练。历经了学习和下来的联系以后,这其中我的确长进了不少,很多以前不必要用到的我几乎全都接触过了,也亲自动手实践操作过了,对于学习我仍然不会满足的,以后我将继续努力,认真把握好办公知识。

我最早接触电脑打字是从网上QQ聊天开始的,当时也没人教自己,我就是胡乱的打字,而且速度很慢,边打字还要边看电脑的,那时候真的对电脑的各种软件应用工具了解微乎其微。通过大学里的电脑课程学习,让我认识了各种输入法,word文档、excel电子表格,以及怎样制作幻灯片.这些知识可以说是最基础的了,但它们的作用却不可小视,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是不可缺少的。

想要有效课堂的深入,和办公效率的提高。采用现代化办公设备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全面或部分代替办公人员的业务活动,使其高效地协同工作,优质高效地处理办公信息和办公事务,就显得尤其重要。

办公自动化建设的本质是提高决策效能为目的的。办公自动化的基础是对管理的理解和对信息的积累。办公自动化的灵魂是软件,硬件只是实现办公自动化的环境保障。

Office应用中,最为普遍的应用有文字处理、电子排版、电子表格处理、文件收发登录、电子文档管理、办公日程管理、人事管理、财务统计、报表处理、个人数据库等。这些常用的办公事务处理的应用可作成应用软件包,包内的不同应用程序之间可以互相调用或共享数据,以便提高办公事务处理的效率。这种办公事务处理软件包应具有通用性,以便扩大应用范围,提高其利用价值。

在上office深度应用这门课程后,我明白了很多自身上的缺点,同时也觉得应用好office是一个教师能让自己的课堂活起来的必然之路!使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有趣、生动。同时要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实践中去,

让学生感到每堂课学有所获,学用所用,这也许就是教学的艺术,艺术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需要我们不断地去实践、探索、创新。

总之,信息技术在辅助学科教学中,既能雪中送炭,也能锦上添花,当然也可能画蛇添足。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们应注重把握语文学科本身的特点,也就是把握纸质文本的特点,即便是再先进的多媒体技术都不能喧宾夺主,如分散学生的注意力或者影响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等,而是让它更加有效地为语文教学服务。?

因此,无论是在学科中研读教材,把握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还是对信息技术的深入学习,都是学科整合实现高效教学的重要因素。在这方面,我们要做的还有很多,值得每一位老师积极尝试,认真探索。? 现代信息技术越来越进入课堂,它对当前的语文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那声情并茂,色、情、景水乳交融的效果,创设了优美的课堂情景,有效地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引入这种辅助教学后,不但丰富了课堂教学手段,而且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拓宽了学生的时空观。同时通过知识形成过程的充分展示,促进了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内在因素,发挥了主体作用,从而培养了学生自学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了听、说、读、写、做的能力

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但有难易之分。现代信息技术以直观、形象、具体等特点弥补言传之不足,成为突破难点的“爆破筒”,增强学生的兴趣。

虽然现代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为教育教学带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

但是, 我们应该明确现代信息技术永远只是辅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效果的手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运用现代技术必须把握“适时、适度、适当”的原则, 并以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为轴心, 这样, 才能发挥其最佳效益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不仅是把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或学的工具,而是强调要利用信息技术来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以实现一种既能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地位的以“自主、探究、合作”为特征的教与学方式,从而使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真正落到实处。在整合时决不能一概而论,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实际整合中运用“学教并重”的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设计,再结合各门相应学科的特点建构出多种多样、实用有效、易于实现学科课程整合的新型教学模式。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并不是简单地应用课件进行演示的辅助教学,而应该是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与

课程的“融合”。信息技术不再只是演示媒体或工具,而应该作为一种基本素养无处不在。在课堂上不一定要有华美的课件展示,教师也不要过多地板书、讲授和满堂灌,而是把教师的“讲”让学生的积极参与活动所代替,使学生由“听讲”、“记笔记”的学习方式更多的变为观察、实验和主动地思考,以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从而实现了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的目地,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化抽象为具体学有所悟,而这恰恰是他们自主探究的结果。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希望通过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理念”教学理念的理解与摸索,能够利用信息技术开一堂实践课。改变原来的教学模式,运用网络等教学手段,用信息技术来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学习任务,呈现给学生一个交互化、信息化的课堂。

深度教学理论培训心得体会(共16篇)

教学模式深度解读培训心得体会(共3篇)

深圳培训心得体会(共16篇)

对台工作培训心得体会(共11篇)

培训师培训后心得体会教学视频(共11篇)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深度 对话 教学 培训